第204章 暗流涌动,士族新动作

十余人举手。

“那米,是去年霉变之谷,煮粥发酸。”一人低声。

苏婉娘拨动算盘,珠声清脆:“他们用三文钱买恐慌,让你们以为庄里要断粮。可你们的租,照收;你们的工钱,照发;你们的孩子,在窑上挣到了第一笔铜板。”

她抬眼,直视老赵头:“若真要毁田,为何还要雇你们的人?若真要断粮,为何粮仓满溢,每日还在磨新米?”

老赵头低头,手中焦叶悄然落地。

忽有一青年佃户跃上石墩,高喊:“陈家勾结官府,欺瞒朝廷!玻璃窑是妖火,早晚烧尽五谷!”

楚红袖目光一凝——此人袖口微鼓,动作激昂却无乡音,且右手虎口无茧,非常年握锄之人。

她未动,只将机关臂内透骨钉调至麻痹位,暗扣机簧。

苏婉娘却已转向账册最后一页:“上月,李氏庄园扩建书房,占良田十八亩,毁水渠三道。其窑炉两座,日夜不息,排黑烟百丈,方圆三里菜蔬皆枯。可有人去闹?”

无人应。

“李家窑烧的是青瓷,不是玻璃。”有人小声。

“对。”苏婉娘合上账本,“他们烧的是钱,不是技术。他们怕的,不是火,是陈家能用七亩荒地,养活三千人,还能献技于朝,得官授职。”

她抬手指向青年佃户:“你叫李二狗,是李氏旁支远亲,上月在李家米行领过五十文‘劝农钱’。这笔账,记在‘庚字支用’条下,由李玄策亲批。”

人群骤静。

青年脸色煞白,转身欲逃,却被两名护庄队拦住。他袖中滑落一枚铜钱,非官铸,乃李氏私钱,上刻“忠义”二字。

楚红袖拾起,递予陈墨。

陈墨接过,未看铜钱,只问:“布袋呢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