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35章 精准包装,将开发区的烂摊子变成“潜力股”

“从今天起,在我们自己的脑子里,也要换个看法。”陈默用笔尖重重地点了点那两个字,“这不是负债,这是折扣!是所有想入场分一杯羹的人,必须付出的门票钱!更是我们手里最大的谈判筹码!”

“你们想,一个健康盈利的开发区,轮得到我们说了算吗?轮得到外来资本进来当主人吗?不可能!每一寸土地,每一项政策,都早就被各种利益集团瓜分干净了。而我们这里呢?”

他的声音陡然提高,带着一种奇异的感染力。

“我们一穷二白,所以我们才能开出最优惠的条件!我们信誉破产,所以我们才能让渡别人不敢想的股权!那一百七十三亿的债务,不是要投资人来还,而是用来告诉他们,你们可以用多低的价格,买下这里的一切!”

“这不叫投资,这叫抄底!抄的是一个国家级经济开发区的底!你们觉得,华尔街那些吃人不吐骨头的资本,是喜欢一个年回报率百分之五的稳健项目,还是一个可能翻一百倍的冒险乐园?”

办公室里,所有人都被陈默这番颠覆性的言论给震住了。他们第一次从这个角度,去看待那笔压得他们喘不过气的债务。那串冰冷的数字,似乎不再那么可怕,反而透出一种病态的诱惑力。
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
“还有这些。”陈默走到窗边,指着远处那些在荒草中矗立的烂尾楼群,“在别人眼里,这是城市伤疤,是失败的象征。但在我们眼里,这是什么?”

他自问自答,声音斩钉截铁:“是期权!是已经打好的地基,是已经完成大半的土建!投资人不需要从零开始,他们只需要投入一笔‘精装修’的钱,就能拥有一个现成的物业!那栋‘凤凰之窗’,只要包装得好,它就是我们献给投资人的第一份见面礼!”

他转过身,目光如炬,扫过每一个人因为激动和炎热而涨红的脸。

“最后,也是最重要的一点。我们头上的这块牌子——国家级经济开发区。这不是一句空话,这是我们最后的保险。这意味着,只要我们自己不放弃,国家就不会放弃我们。这等于告诉投资人,你们的这盘赌局,有国家信用在背后托底!”

“所以,同志们,”陈默的声音变得低沉而有力,“我们不是乞丐,我们不是在求人施舍。我们是手握着一张绝版藏宝图的落魄贵族,我们要做的,不是哭穷,而是把这张图的价值,清晰地、诱人地,展现在买家面前!”

一番话说完,办公室里落针可闻。

那几个边缘副主任,眼神里的疑虑和迷茫,正在一点点褪去,取而代-之的,是一种被点燃的、压抑了许久的火焰。他们似乎第一次发现,自己脚下这片烂摊子,原来还能这么看。

“书记,我明白了!”赵海东第一个站了出来,他那张饱经风霜的脸上,此刻写满了亢奋,“您说吧,要我们怎么干!”

“对,书记,您下命令吧!这回,就算把骨头熬成油,我们也认了!”另一个副主任也跟着表态。

常胜利用“不作为”逼出来的情绪,被陈默用一场豪赌和一次洗脑般的动员,彻底扭转了过来。

“好!”陈默重重一点头,“从现在开始,这间办公室,就是我们的作战室!我们所有人,拧成一股绳!”

他开始迅速地分派任务。

“老赵,你技术最强,你来牵头。把开发区所有的土地、厂房、烂尾楼,全部重新勘查、评估。我要的不是财政局那本烂账,而是它们作为‘资产包’的真实价值!三天之内,我要看到一份能让任何一个投资机构都挑不出毛病的资产评估报告!”

“是!”赵海东立正敬礼,像一个接到了冲锋命令的老兵。

“老王,老李,”陈默看向另外两个副主任,“你们俩,人头熟。发动你们所有的关系,把过去十年,所有跟开发区打过交道的企业、银行、施工单位,全部给我列一个清单。我要知道,谁欠我们钱,我们欠谁钱,每一笔烂账的来龙去脉,必须清清楚楚!”

“没问题!”

“思远,”陈默最后看向刘思远,“你负责总协调。把他们拿回来的所有资料,汇总、整理、归档。另外,你文笔好,这份最终的投资计划书,由你主笔,我来构思。”

“收到,书记!”

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,就在这间闷热的办公室里,正式打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