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35章 精准包装,将开发区的烂摊子变成“潜力股”

接下来的三天两夜,管委会那栋死气沉沉的大楼里,只有陈默办公室所在的楼层,彻夜灯火通明。

常胜利的人发现,陈默和他那几杆枪,像是疯了一样。他们吃住都在办公室,累了就在行军床上眯一会儿,醒了就继续干。办公室的门一直开着,里面不时传来激烈的争论声、键盘的敲击声和打印机工作的声音。

咖啡和浓茶的味道,混杂着汗味,从门缝里飘出来,弥漫在整个楼层。有好事者偷偷往里看,只见白板上已经写满了各种复杂的图表和数据,地上堆满了文件和图纸,几个人围着桌子,双眼通红,却精神亢奋。

这种景象,让那些习惯了喝茶看报、准点下班的老油条们,感到一种发自内心的不适和恐慌。他们开始私下议论,说陈书记这是在搞形式主义,是在逼着大家跟他一起发疯。

常胜利也听到了风声,他只是冷笑。在他看来,这不过是陈默最后的挣扎,是溺水之人挥舞手臂的徒劳之举。三天能干什么?凭那几个歪瓜裂枣,就算不眠不休,也休想把开发区这本烂了几十年的账给理清楚。

他悠闲地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吹着独立的空调,泡着上好的龙井,就等着三天之后,看陈默如何收场。

第三天下午,当夕阳的余晖再次洒满大地时。

陈默的“作战室”里,一份厚达上百页的投资计划书,终于打印出了第一版。

封面,是赵海东团队通宵做出来的效果图。原本锈迹斑斑的“凤凰之窗”双子塔,被重新命名为“凤凰涅盘中心”,玻璃幕墙在阳光下熠熠生辉,充满了未来感和科技感。

翻开计划书,里面不再是枯燥的文字和报表。取而代之的,是大量清晰的图表、专业的SWOT分析模型,以及极具冲击力的数据可视化设计。

那一百七十三亿的债务,被包装成了一个极具吸引力的“不良资产处置方案”,并附上了三套详细的债务重组模型。
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
那些闲置的土地和烂尾楼,被规划成了“新能源产业园”、“智能制造孵化港”、“生物医药实验室”等七个板块,每一个板块都附有详尽的产业前景分析和政策配套说明。

整份计划书,逻辑严谨,数据详实,叙事宏大,又处处透露着精明的商业算计。它完美地将一个烂摊子,包装成了一只充满了想象空间、等待价值发现的“潜力股”。

“成了……”刘思远看着这份凝聚了所有人血汗的杰作,声音沙哑地吐出两个字,整个人虚脱般地瘫坐在椅子上。

赵海东和另外几个人,也都是一脸疲惫,但眼睛里,却闪烁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光亮。他们看着陈默,眼神里充满了敬佩和信服。

陈默拿起计划书,一页一页地翻看着,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满意的笑容。这份计划书,就是他射向中东土豪的第一颗子弹。

然而,就在这时,办公室的门被猛地推开。

赵海东手下的一个年轻工程师,脸色惨白地冲了进来,手里拿着一份泛黄的、从档案室最底层翻出来的抵押合同,声音因为恐惧而发颤:

“陈书记!赵主任!出……出大事了!”

“我们刚刚核查‘凤凰涅盘中心’那栋双子塔的最终产权时发现……它,它在三年前,就被前任的李书记,通过一份补充协议,抵押给了一家注册在开曼群岛的离岸公司!”

“最关键的是,那家公司的名字……”工程师咽了口唾沫,艰难地说道,“叫‘宏发国际’!”

宏发!

这两个字,像一道惊雷,在陈默的脑海中轰然炸响。

宏发集团,常务副市长王启年的亲弟弟,王启宏的公司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