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让江澈稍稍松了一口气。也许,是大人物日理万机,早就把他这个小角色给忘了。
他开始重新享受来之不易的摸鱼时光,甚至觉得,只要自己足够低调,风头总会过去的。
然而,他终究是太天真了。
官场就像一片看似平静的大海,你永远不知道什么时候,海底的火山会突然爆发,掀起滔天巨浪。
这天下午,江澈正戴着耳机,品着新泡的枸杞菊花茶,在电脑上研究着最新的钓鱼技巧,办公室的窗外,突然传来一阵嘈杂的喧嚣声。
那声音由远及近,像是几百只鸭子在同时嘶鸣,其中还夹杂着一些模糊的口号声和汽车喇叭声。
办公室里的人纷纷站起来,凑到窗边向外望去。
“怎么回事?这么吵?”
“好像是镇政府大门口,围了好多人!”
江澈也摘下耳机,皱着眉望了过去。只见镇政府的大门外,黑压压地聚集了一大群人,他们大多是四五十岁的汉子,个个面色黝黑,情绪激动,手里还拉着一条褪了色的白布横幅,上面用红漆写着几个歪歪扭扭的大字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“我们要吃饭!我们要活路!”
“狗屁改制!还我血汗钱!”
横幅被风吹得猎猎作响,像一面宣告战争的旗帜。
“是水泥厂的工人。”办公室主任陈光明不知何时也站到了窗边,他的脸色有些凝重。
“水泥厂?”新来的小李一脸茫然。
“我们镇上那个半死不活的镇办企业。”陈光明叹了口气,解释道,“青龙镇水泥厂,八十年代建的,辉煌过一阵子,后来技术落后,管理混乱,连年亏损,已经好几年发不出全额工资了。镇里每年都要往里贴不少钱,就是个无底洞。”
“那他们这是……”
“镇里前几天不是开了会嘛,研究水泥厂改制的事情。”陈光明压低了声音,“意思是想引入社会资本,盘活资产,不然就只能破产清算了。可这事儿涉及到几百号工人的安置问题,稍微处理不好,就是个大炸弹。”
江澈心里咯噔一下。
水泥厂改制?这种事他上一世经历过太多了。这绝对是基层工作里最烫手的山芋,没有之一。它不仅是个经济问题,更是个民生问题,背后牵扯着几百个家庭的生计,矛盾尖锐,极易激化。
“之前不是一直在谈吗?怎么今天突然闹起来了?”有人问。
“谁知道呢?估计是听到什么风声了吧。”陈光明摇了摇头,“这下麻烦了。”
话音刚落,镇长李卫国和书记孙大海的身影就出现在了楼下。李卫国脸色铁青,大步流星地朝着大门口走去,孙大海跟在他身后,表情虽然还算平静,但那紧锁的眉头,显示出他内心的极不平静。
整个镇政府大院的气氛,瞬间从午后的慵懒,切换到了临战前的紧张。
电话铃声此起彼伏,脚步声杂乱无章,各个办公室的人都在交头接耳,打探着最新的消息。
只有江澈,在短暂的惊讶过后,心里竟然涌起了一丝……幸灾乐祸的庆幸。
太好了!
终于来了一件比“先进典型”更吸引眼球、更让领导头疼的大事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