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章 落水

同时,为了打击政敌、消除威胁,先后发动了“大悲案”、“南太子案”、“童妃案”等“南渡三案”,

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自己的统治,但这些内斗也使得本来就处在风雨飘摇中的弘光朝廷更加衰落,君臣之间离心离德、普通民众对弘光朝廷的正统地位不再信任。

也让南明弘光朝堂的内斗达到了新的高潮。

因为党争失败,东林党人便向武昌镇将、宁南侯左良玉传信,说动左良玉以“太子密诏”为依据,号称“救太子、诛奸臣”,发兵从武昌顺流而下、威逼南京。

面对左良玉的叛乱行动,弘光帝调动亲信的江北四镇出兵征讨,而四镇被调兵后,他们所驻军的两淮一线出现了兵力不足、防守不力的局面。

此时已经大举入关的清朝,则迅速抓住南明军队内讧、两淮一线防守空虚的机会,大举发兵南下,进攻南明弘光政权。

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,清军连续攻破了防守空虚的徐州、归德、颍州、太和、泗州,渡过了淮河,直抵扬州。

南明弘光元年,即大清顺治二年,公元1645年四月二十五,

被排挤出朝、以督师名义驻守扬州的史可法,在清军攻破扬州的战役中被俘、不屈而死,南京的重要屏障扬州陷落。

随后,清军在五月初八,从瓜洲渡过长江,攻克了京口、镇江,兵围南京城。

同年五月十一,南明弘光帝在心惊胆战、一筹莫展中,抛弃文武百官、后宫嫔妃、满城百姓,

仅带领太子朱慈熚,在侍卫统领常应俊等五十侍卫保护下,骑马从通济门逃出城,向太平府、芜湖府方向逃奔,投奔芜湖守将、靖国公黄得功以求庇护。

而得知消息的内阁首辅马士英,则护送着邹太后逃往杭州。

同年五月十五,在滂沱的大雨中,以钱谦益为首的南明南京文武百官,开城门向围城的清军统帅、豫亲王多铎投降,

清军正式进入南明统治中心南京城。

同年五月二十二,清军追击弘光帝而至,

黄得功为了保卫逃到自己军营中的弘光帝,不顾手臂有重伤,依旧率全军出击,和清军拼死作战。

然清军势大,明军不能抵挡、纷纷溃逃。身受重伤的黄得功抵挡不住,又不愿意投降清军,于是在乱军中自刎而死。

黄得功自尽后,他的手下总兵田雄、马得功等人早就对南明弘光小朝廷失去了信心,

于是,当天下午发动兵变,想要抓住弘光帝,以献给追击的清军,换取富贵。

不曾想行动之际,被外面护卫的侍卫统领常应俊所察觉!

事出重大,常应俊第一时间跑进龙舟护驾,以致南明弘光太子朱慈熚,

被惊吓过度的弘光帝撞入芜湖湖水之中,不知所踪!!

注:因朱慈熚的“熚”字,打不出来,故用“璧”代替,

从下章开始,

朱慈璧即朱慈熚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