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4章 缺的是人

在他的思考过程中,只有愿意参军、将来能上战场的士卒,才能分到房子。

吴湖点点头,又问:“那道路、排污呢?

这两处若是没规划好,往后住起来麻烦得很。”

“排污这点,倒不用太费心。”

何方笑道,“古人早有法子,有些依山傍水的村子,会引河水穿村而过,既排污又清洁。

只是雒阳津口没这条件,咱们只能挖排污沟,让污水顺着沟流到城外的河里。”

吴湖闻言,从随身布袋里掏出纸笔,飞快画了个草图:“何屯长,若是按‘什’建院,院子怕是会占不少地。

不如建两层房?底层住人,上层放杂物,既能节省空间,又能让院子宽敞些,您看这样如何?”

何方凑过去一看,草图上的两层院落布局规整,既符合他“按什聚居”的想法,又解决了占地问题,不由得赞叹道:“吴湖这主意好。

既专业又周全,就按你说的来!”

他忽然想起一事,补充道:“还有,每个院子都要建一个公共茅厕,免得污水乱排;

每一队再修个澡堂,分男女。

让弟兄们操练完能洗个热水澡,也能少生些病。”

吴湖稍一思索,便明白了其中的好处——公共茅厕便于集中处理污物,澡堂能保障士卒健康,都是长远之计,当即拱手道:“何屯长考虑得太周全了。

吴某这就回去细化图纸,保证三日内拿出完整方案!”

两人你一言我一语,聊得热火朝天,从房屋格局聊到材料选用,从道路宽度聊到水井位置,句句都切中要害。

站在一旁的吴懿,听得目瞪口呆。

他先前只知何方会吟“雒阳少年争缠头,一曲红梢不知数”,是个懂风雅的文人。

没料到对方竟对土木营建也如此精通,连“排污”“澡堂”这些匠人都未必能想到的细节,他都考虑得明明白白。

震惊之余,吴懿忍不住对身旁的孟光感叹:“孟讲部,何兄弟可真不简单!

既能写诗作词,又懂营建之事,简直是全才啊!”

孟光捋着胡子,脸上带着几分得意,笑道:“这算什么!

吴公子有所不知,何屯长还通《春秋》呢,尤其对《公羊传》的见解,精妙得很。

前些日子跟在下辩论,在下都输了他几分!”

吴懿更是惊讶,看向何方的目光里满是敬佩。

而此刻的何方,正和吴湖敲定最后几个细节,忽然察觉到脑海里的系统提示接连响起。

“吴懿,亲密度+ 10......”

“孟光,亲密度+ 8......”

“吴湖,亲密度+ 15......”

“名声+ 20,为138......。

他心中一喜,知道是自己展露的才能赢得了众人的认可。

待商议完毕,何方爽快地让人去取一百万钱,交给吴湖:“这是预付款。

辛苦吴工尽快把图纸做出来,有什么不明白的,随时跟我说。”

吴懿微微一笑,这自然都是商议好的事情。

“何屯长放心,吴某定不辱命!”吴湖说道。

这个时候,吴懿也笑着拱手:“何兄弟这般大方,往后吴氏与津帮,定能合作得顺顺利利!”

说罢,便带着吴湖告辞离去。

看着两人的背影,何方心中安定了不少。

扩军的事有了眉目,闾里建设也有了着落,津帮的根基,正在一步步夯实。

接下来,何宝和何玄那边也要问清楚,愿意上战场打仗的,那就加入正式练军。

不愿意的,就暂且安置在春园。

若是尹姝返回大将军府,那这帮人就安置在津帮。

反正,他现在不缺工作岗位,缺的是人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