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54章 三天时间转瞬即逝。

分歧不小,尤其是在几处可能蕴藏旧时代资源点或战略高地的区域。

“这片区域,K7区,我方侦察队有常态化巡逻记录,理应划入我方缓冲区内侧。”陆岩指着地图,语气强硬。

“陆指挥官,根据我们掌握的历史资料和前期勘探,K7区存在一个未激活的深层地质传感器网络,其数据对我方环境模型构建至关重要。”李静据理力争,语气平和但寸步不让。

争论看似激烈,但都在可控范围内。双方都在试探对方的底线和重视程度。

就在这时,一直沉默旁观的沈鸿,轻轻推了推眼镜,插入话题:“关于K7区的地质结构,我们近期通过一些……本地化的技术手段,获得了一些新的数据。”

他打开随身携带的便携式投影仪,在空中投射出一幅复杂的三维地质结构图,其中几条蜿蜒的、散发着微弱能量标记的通道被高亮显示。

“我们发现,该区域下方存在不稳定的规则能量淤积点,过于频繁的人员或大型设备活动,可能诱发小范围的规则塌陷。”

沈鸿的语气平淡,像是在陈述一个客观事实,“这或许能解释贵方传感器网络为何一直处于‘未激活’状态。”

魏庸的目光瞬间聚焦在那几条高亮的能量通道上,手指无意识地在座椅扶手上敲击了一下。

李静的眉头也几不可察地蹙起。

沈鸿展示的数据和结论,与他们内部掌握的部分信息高度吻合,甚至更为精确!

这无疑印证了他们对玄武基地掌握着某种独特、高效的规则探测技术的猜测。

“既然存在如此风险,为了双方人员安全,将K7区完全划为中立缓冲区,限制任何形式的开发活动,或许是更合适的选择。”

江季黎适时开口,将话题引回。

魏庸沉默片刻,缓缓点头:“可议。”

第一个僵局,以各退一步的方式打开。玄武基地展示了其在规则认知上的深度,起到了有效的威慑和引导作用。

接下来的技术交流环节,更像是一场无声的炫技。

当李静拿出他们所谓的“环境适应性作物”——一种能在微弱辐射土壤中生长的块茎植物样本时,沈鸿只是淡淡地看了一眼,随即示意助手拿出了己方的第二代改良作物——一株在透明容器中、叶片呈现出健康翡翠绿、根系发达、甚至隐隐散发着微弱生命荧光的禾本科植物。

“我们的作物,可以在‘秩序绿洲’边缘,规则相对平顺的区域稳定生长。目前亩产已达到旧时代同类作物的百分之四十,且对常见的规则扰动具有一定抗性。”

沈鸿的介绍轻描淡写,但效果显着。

对比之下,“新京”的作物显得黯淡而“原始”。李静脸上的笑容微微僵硬。